|
蒙示黃磵佳詩三讀欽羨輒繼韻仰報嘉賜 / 作者:陳與義 |
癡兒了官事,官事那可訖。
豈知公偷閑,臨水照纓紱。
雖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儻或似山陰,清流可共祓。
貪德實(shí)以濟(jì),行地不郁郁。
趙洛與陶丘,相比亦仿佛。
解后逢公賞,一洗伏流屈。
可愛不可唾,眾議那可咈。
彼是公余波,本來非俗物。
|
|
蒙示黃磵佳詩三讀欽羨輒繼韻仰報嘉賜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陳與義所作的《蒙示黃磵佳詩三讀欽羨輒繼韻仰報嘉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癡兒了官事,官事那可訖。
豈知公偷閑,臨水照纓紱。
雖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儻或似山陰,清流可共祓。
貪德實(shí)以濟(jì),行地不郁郁。
趙洛與陶丘,相比亦仿佛。
解后逢公賞,一洗伏流屈。
可愛不可唾,眾議那可咈。
彼是公余波,本來非俗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dá)了陳與義對某位受人尊敬的官員的欽羨之情。詩人自稱為癡兒,認(rèn)為自己對官事了解有限,無法完全理解官員的忙碌與辛勞。他不知道這位官員私下里偷閑,站在水邊整理衣冠。雖然他的地位微不足道,但憤怒常常如潮水一般涌動。他或者就像山陰的清流,可以一同凈化心靈。官員以貪德來施行公正,行事不偏不倚,與趙洛和陶丘相比,同樣出類拔萃。當(dāng)解脫之后,遇到了官員的賞賜,一洗過去的屈辱。這位官員可愛而不可輕視,眾人的評議也無法妄議。他是公眾之波浪,本質(zhì)上并非普通之物。
賞析:
這首詩詞以贊美某位官員為主題,表達(dá)了詩人對其的敬仰之情。詩中通過對官員的描述,展現(xiàn)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華。詩人自謙為癡兒,以自己對官事的不了解來突出官員的膽識與能力。他將官員比喻為山陰的清流,意味著官員的言行可以凈化眾人的心靈。詩人對官員的稱贊坦誠而真摯,他認(rèn)為官員的品德和才華超越了普通人,不可輕視。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表達(dá)了對官員的崇敬和敬意,展現(xiàn)了宋代士人對高品德官員的推崇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