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大光赴石城 / 作者:陳與義 |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織綺地,年來戰(zhàn)馬過。
秀眉使君醫(yī)國手,卻把江頭無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處,澆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樓影白逶迤,想見春流二月時。
待予去掃仲宣賦,走馬還朝亦未遲。
|
|
送大光赴石城解釋: 《送大光赴石城》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織綺地,年來戰(zhàn)馬過。
秀眉使君醫(yī)國手,卻把江頭無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處,澆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樓影白逶迤,想見春流二月時。
待予去掃仲宣賦,走馬還朝亦未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大光前往石城的場景。石城高聳,城下有江水流淌。詩人勸告大光不要擔心家國之事,因為多年來戰(zhàn)馬頻繁經(jīng)過這片地區(qū),說明國家已經(jīng)有了強大的軍力。詩中提到一個名叫秀眉的使君,他擅長醫(yī)術(shù),卻常在江頭暢飲無憂無慮。詩人表達了對山川自然景觀的喜愛,盡管那里有些不平坦,他卻在美景中享受三杯酒,輕輕搖首。半江樓影白色曲線蜿蜒,使人想起二月時春水的流動。最后,詩人期待自己去掃描仲宣的賦文,然后騎馬回朝,表示時間不會拖延。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展現(xiàn)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人通過對石城和江水的描繪,創(chuàng)造了一幅壯麗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
詩中的秀眉使君形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以其醫(yī)術(shù)的高超和對生活的灑脫態(tài)度成為詩中的一抹亮色。這位使君不愿被政務(wù)所累,寧愿在江頭飲酒消遣。這種對自由和享受生活的態(tài)度,給人一種解脫和輕松的感覺。
詩人對山川自然景觀的喜愛也是詩中的重要元素。盡管山川有些不平處,但詩人卻在這美麗的景色中品味酒的美妙,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熱愛。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期待和行動的決心。他希望自己能去讀仲宣的賦文,向他學習文學才華,并在走馬回朝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自己的才能和決心。這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和對未來的期許,給人以鼓舞和激勵。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刻畫人物形象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期望,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自由、享受生活的向往,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