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 / 作者:蘇軾 |
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到處聚觀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聞道黃柑常抵鵲,不容朱橘更論錢。
恰従神武來弘景,便向羅浮覓稚川。
|
|
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解釋:
《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船只行駛至清遠縣,我見到了顧秀。他極力夸贊惠州的美景,到處聚集著欣賞香案的吏員,這個地方適合建造宏偉的玉堂供奉神仙。江水上飄著朦朧的云霧,桂花的香氣沁濕了空氣,海上細雨飄灑著荔子的芳香。我聽說這里盛產黃柑,經常有喜鵲來啄食,而朱橘卻不那么受歡迎,人們更不關心它的價值。我正好從神武這個地方來,為了欣賞美景而來到羅浮,尋找稚川的足跡。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舟行至清遠縣時的所見所感。他贊美了惠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貌,表達了對那里獨特之美的喜愛。蘇軾以自然景觀和水鄉風情為背景,同時借景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遠縣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文風貌展示了蘇軾對這個地方的喜愛之情。他用樸實自然的語言,描繪江云朦朧、桂花濕潤、海雨綿綿的景象,將讀者帶入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同時,他以黃柑和朱橘的對比,表達了對品味的觀念和價值判斷。最后,他提到自己從神武來到羅浮,尋找稚川,顯示了對文化和歷史的關注和熱愛。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細膩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同時也體現了他對人文風貌和歷史文化的關注。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的才華和對美的敏感,同時也蘊含了他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