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張迪功春日 / 作者:陳與義 |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無一半寒。
不覺轉頭逢歲換,便須揩目待花看。
爭新游女幡垂鬢,依舊先生日照盤。
從此不憂風雪厄,杖藜時可過蘇端。
|
|
次韻張迪功春日解釋: 《次韻張迪功春日》是宋代陳與義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年年春日寒欺客,
今日春無一半寒。
不覺轉頭逢歲換,
便須揩目待花看。
爭新游女幡垂鬢,
依舊先生日照盤。
從此不憂風雪厄,
杖藜時可過蘇端。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春日的變化為主題,表達了歲月更迭中的感慨和對新春的期待。詩人觀察到往年的春天常常帶著嚴寒,欺騙著人們的期待;而今天的春天卻沒有一絲絲的寒冷。他感嘆時間的轉瞬即逝,歲月的更迭如同轉過頭來,春天已經來到,我們需要揩目以待,仔細觀賞春花的美麗。詩人還描繪了新春時節游玩的景象,女子們披著新的衣裳,在風中飄動,而先生仍然堅守著日曬的擔子。從此以后,我們不再擔憂風雪的困擾,可以拿起杖和藜,自由自在地去游歷蘇州的大地。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受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前兩句描述了以往春天的寒冷與今天春天的溫暖之間的對比,通過對比來彰顯春天的美好。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時間的轉瞬即逝,歲月的更迭,以及對新春的期待和對春花的贊美。最后兩句描述了新春時節的歡樂景象,女子披著新裝,先生堅守日曬的工作,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變化為主線,通過對比、對景的描寫來展現出春天的美好和希望。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和對春天的熱愛,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由、無憂的向往。整體氛圍明快、歡樂,讀來令人心情愉悅,也讓人對春天充滿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