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君山不獲登覽 / 作者:陳與義 |
我夢君山好,萬里來南州。
青眉橫玉鏡,色照城中樓。
勝日空倚眺,經年未成游。
今朝過山下,賊急不敢留。
嵌空浪吞吐,薈蔚風颼飗。
龍吟雜虎嘯,九夏含三秋。
了與遙賞異,況乃行巖幽。
蚍蜉何當掃,延佇回我舟。
擲去九節筇,褰裳走林丘。
會逢湘君降,翠氣衣上浮。
山椒望蒼梧,寄恨舒冥搜。
|
|
過君山不獲登覽解釋: 《過君山不獲登覽》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夢見君山之美,從千里之遠來到南州。
青眉橫臥在玉鏡上,色彩映照城中樓。
美好的日子空虛地仰望,多年來一直未能實現游覽。
今天早晨經過山下,敵人追捕緊急,不能停留。
山巒連綿像波浪吞吐,草木繁茂風吹拂。
龍嘶虎嘯聲混雜在一起,九夏之中帶著三秋的氣息。
了解與遠處賞識是不同的,何況行走在幽深的山巖之間。
螻蟻何時能掃清,徘徊等待回到我的船上。
拋開九節竹竿,提起衣裳奔跑在林丘之間。
若能與湘君相會,翠綠的氣息將沾染我的衣袂。
望著蒼梧山上的山椒樹,寄托著對逝去事物的悔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夢中游覽君山的美景,但卻未能在現實中實現。詩中的君山被賦予了神秘而迷人的意象,它是一座遙遠而壯麗的山巒。詩人從千里之外來到南州,但卻只能遠遠地仰望君山,無法真正登臨觀賞。詩中的“勝日空倚眺,經年未成游”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渴望和無奈。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自己經過君山時的情景。他被敵人的追捕所迫,不能停留,只能匆匆經過山下。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比喻山巒像波浪一樣起伏連綿,草木茂盛,風吹拂。同時,他還描繪了山中的龍吟和虎嘯聲,顯示出山林之間的神秘與威嚴。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遺憾的感受。詩人希望能夠與湘君相會,希望湘君的翠綠氣息能夠附著在他的衣袂上,以此寄托對逝去事物的悔恨之情。最后一句提到山椒望蒼梧,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君山為中心,通過對君山的描寫和詩人的情感表達,展現了對遠方美景的向往、對離別和遺憾的思念之情。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讓讀者能夠感受到君山的壯麗和詩人的內心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