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王子直秀才 / 作者:蘇軾 |
萬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閑掛百錢游。
五車書已留兒讀,二頃田應(yīng)為鶴謀。
水底笙歌蛙兩部,山中奴婢橘千頭。
幅巾我欲相隨去,海上何人識故侯。
|
|
贈王子直秀才解釋:
《贈王子直秀才》是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里云山一破裘,
杖端閑掛百錢游。
五車書已留兒讀,
二頃田應(yīng)為鶴謀。
水底笙歌蛙兩部,
山中奴婢橘千頭。
幅巾我欲相隨去,
海上何人識故侯。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給王子直秀才的贈詩。詩中表達了詩人深深的向往和追求自由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山水、書籍、財富和自由等元素,表達了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和對世界的觀察。
賞析:
首先,詩開篇描述了萬里云山,意味著遼闊的天地和壯麗的自然景觀。"一破裘"指的是詩人衣服破舊不堪,顯示了他的清貧。"杖端閑掛百錢游"表明他游山玩水時身無牽掛,自由自在地漫游。
接下來,詩中提到"五車書已留兒讀",表明詩人在物質(zhì)貧困的情況下,仍然注重子女的教育。"二頃田應(yīng)為鶴謀"則暗示了詩人追求高潔自由的心愿,希望擁有一塊適合養(yǎng)鶴的田地。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水底的笙歌和蛙聲,以及山中的奴婢和橘子,展現(xiàn)了自然的寧靜和豐富的生活。這些形象與詩人內(nèi)心的追求形成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幅巾我欲相隨去,海上何人識故侯"表達了詩人愿意放下一切,隨心所欲地游歷山水之間,但他也感嘆于世人對他的不了解和不識貨。這句話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向往,又反映了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困境與無奈。
整首詩透露出蘇軾對自由、富足、高潔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展現(xiàn)了他在現(xiàn)實中的無奈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揭示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