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路曉行 / 作者:陳與義 |
兩崖夾曉月,萬壑分秋風。
今朝定何朝,孤賞莫與同。
石路抱巖轉,云氣青濛濛。
籃輿拂露枝,亂點驚仆童。
微泉不知處,玉佩鳴深叢。
平生慕李愿,得此行旅中。
居人輕佳境,過客意無窮。
山木好題詩,恨我行匆匆。
|
|
山路曉行解釋: 《山路曉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路曉行
兩崖夾曉月,萬壑分秋風。
今朝定何朝,孤賞莫與同。
石路抱巖轉,云氣青濛濛。
籃輿拂露枝,亂點驚仆童。
微泉不知處,玉佩鳴深叢。
平生慕李愿,得此行旅中。
居人輕佳境,過客意無窮。
山木好題詩,恨我行匆匆。
譯文:
清晨踏上山路,
山崖間夾著明亮的月光,
萬壑中吹拂著秋風。
今天的早晨將成為何種未來,
我獨自欣賞此景,無人相伴。
石路蜿蜒繞過巖石,
云氣籠罩著青山,
籃輿拂過露珠滴落的樹枝,
驚動了打掃的童仆。
微小的泉水藏匿在何處,
玉佩的聲音在深密的叢林中響起。
我一生都向往著李白的志向,
在旅途中終于得到此行。
居住在山間的人們輕視美景,
而過客卻有無盡的情意。
山木適合題寫詩句,
可惜我行走匆匆,無法停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行走在山路上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獨自行走的孤獨感受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詩中通過描寫山崖間的曉月、萬壑中的秋風、石路、云氣和樹枝上的露珠等自然景物,展現了山間清幽的氛圍和美麗的景色。
作者在詩中表達了一種獨行者的心境,他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但卻沒有與他人共享。他思考著今天的早晨將會成為何種未來,暗示著對生活、命運的思考和追問。同時,他也表達了對李白的推崇和向往,將旅途中的行走與李白的志向聯系起來,顯露出對詩人的崇敬和對詩歌創作的向往。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描繪山間的自然景物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現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同時,通過對獨行者心境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孤獨和思考的情緒。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自然、對詩歌的熱愛,以及對人生命運和境遇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