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崇山 / 作者:陳與義 |
短蓬如鳧鷖,載我萬斛愁。
試登山上亭,卻望沙際舟。
世故莽相急,長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蕩搖寶鑒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雖云阻,茲地固堪留。
客路惜勝日,臨風搔白頭。
眾色忽已晚,川光抱巖幽。
三老呼不置,我興方未收。
下山事復多,題詩記曾游。
|
|
題崇山解釋: 《題崇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短蓬如鳧鷖,載我萬斛愁。
試登山上亭,卻望沙際舟。
世故莽相急,長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蕩搖寶鑒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雖云阻,茲地固堪留。
客路惜勝日,臨風搔白頭。
眾色忽已晚,川光抱巖幽。
三老呼不置,我興方未收。
下山事復多,題詩記曾游。
中文譯文:
草短如鳧鷖,承載我萬斛的憂愁。
試著登上山上的亭子,卻看見沙灘上的船只。
世事紛紛擾擾,長江水永遠向前流淌。
西南方的山影逐漸蔓延,昏暗和明亮交織在江中。
波浪搖曳著寶鑒的倒影,翠綠的頭飾像千只螺貝浮動。
雖然去程有所阻礙,但此地確實適合停留。
旅途中珍惜美好的日子,面對風吹拂白發。
周圍的景色漸漸暗淡,川流中的光芒擁抱著幽巖。
三位老者呼喚而我不離,我的情緒仍未收拾。
下山之后還有許多事務,題詩記錄曾經的游歷。
詩意與賞析:
《題崇山》描繪了詩人登上山上亭子的情景,以及他在觀望遠方船只和江水的同時,對世事的感慨和內心的思考。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憂愁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山水景色和江河流淌的形象,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呼應,形成了一種幽靜而沉思的氛圍。
詩中的“草短如鳧鷖”表達了世事短暫、人生短促的感慨,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沉重。長江的流淌象征著世事的變遷和時間的推移,而西南方的山影則象征著世俗紛擾的蔓延,與江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在此地停留,寄托了對寧靜和自然之美的渴望。
詩中還融入了對人生旅途的思考,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以及對未來的期許。最后兩句“三老呼不置,我興方未收”,表現了詩人對于詩意的追求和對未竟事務的思念,展示了他對于創作和探索的不懈追求。
整體而言,《題崇山》通過山水景色的描繪,以及對世事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和對寧靜、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于創作和探索的熱情和不竭的追求。這首詩詞意境幽深,語言簡練,給人以思索和感慨的空間,展示了宋代詩人陳與義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