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葉城 / 作者:陳與義 |
蘇武初逢雁,王喬欲借鳧。
深知念行李,為報了長途。
難穩三更枕,遙憐五歲雛。
卻思正月事,不敢恨榛蕪。
|
|
至葉城解釋: 《至葉城》是宋代詩人陳與義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蘇武初逢雁,
王喬欲借鳧。
深知念行李,
為報了長途。
難穩三更枕,
遙憐五歲雛。
卻思正月事,
不敢恨榛蕪。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苦和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武初次見到南飛的大雁,而王喬卻要借鳧鴨來傳遞消息。詩人深知自己的親人會思念他帶去的行李,因此他決心將這份思念帶回遠方,以回報親人對他的牽掛。然而,他在旅途中難以安穩地入眠,心中牽掛著遠方五歲的孩子。盡管他思念家人,但他卻不敢怨恨旅途中的艱辛和困苦。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蘇武與王喬的對話和詩人內心的描寫,展現了一個游子的離愁別緒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對蘇武和王喬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在異鄉漂泊時的孤獨和無助感。他深知親人們會牽掛著他所帶去的行李,因此他決心將這份思念和關懷帶回家鄉,以回報親人們的牽掛之情。然而,他在旅途中的困苦和睡眠不安,讓他對遠方五歲的孩子倍感惋惜和憐愛。盡管他思念家人,但他不敢怨恨旅途中的困難和艱辛,表現出了一種堅韌和執著的精神。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和對旅途的堅韌不拔。通過對離別和思念的描繪,詩人展現了人在異鄉漂泊時的無助和孤獨,以及對家人的深深思念。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復雜而真實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