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堯明郊祀顯相之作 / 作者:陳與義 |
奏書初不待衡譚,奠璧都南萬玉參。
黃屋倚霄明半夜,紫壇承明眩諸龕。
聲喧大呂初終六,影動玄圭陟降三。
可是天公須羯鼓,已回寒馭作春酣。
|
|
次韻王堯明郊祀顯相之作解釋: 詩詞:《次韻王堯明郊祀顯相之作》
奏書初不待衡譚,
奠璧都南萬玉參。
黃屋倚霄明半夜,
紫壇承明眩諸龕。
聲喧大呂初終六,
影動玄圭陟降三。
可是天公須羯鼓,
已回寒馭作春酣。
中文譯文:
奏書初不等候衡譚,
奠璧都南萬玉參。
黃色屋舍倚天空,明亮如同半夜。
紫色祭壇承受明光,閃爍令人眩暈。
聲音喧嘩,大呂音調起初終了六次,
影子搖曳,玄圭陟上降下三次。
天公需要羯鼓的聲音,
已經回來,冷馭已變得熱情洋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陳與義在宋代以王堯明郊祀顯相之作為題材創作的。王堯明是宋代的一位賢臣,他在郊祀儀式上表現出非凡的才華和品德。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奠璧和奏書,表達了郊祀儀式的莊嚴和隆重。奠璧是一種祭祀中使用的玉器,萬玉參表示參與儀式的人數眾多且莊重。奏書則是貢獻給天地神明的文書,表達了人們的敬意和虔誠。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儀式場景。黃色的屋舍倚靠在蒼穹之下,照亮了半夜的黑暗。紫色的祭壇承受著明亮的光芒,閃爍著令人眩暈的光彩。這些描寫突出了儀式場景的莊嚴和神秘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天公的回應和人們的喜悅。大呂和玄圭是古代樂器,聲音和影子的運動象征著天公的回應和降福。羯鼓是一種古代樂器,它的聲音使人振奮和興奮。寒馭代表冬天,而春酣則表示春天的歡樂和繁榮。
整首詩通過描繪郊祀儀式的場景和氛圍,表達了人們對神明的敬意和祈禱,以及莊重而喜悅的儀式氛圍。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音韻的表達手法,增加了詩的藝術感和韻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