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城陪諸兄坐心遠亭 / 作者:陳與義 |
客中日食三斗塵,北去南來了今歲。
暫時亭中一杯酒,與兄同宗復同味。
博山云氣終日留,竹君蕭蕭不負秋。
世路明年儻無故,卻攜藜杖更來游。
|
|
方城陪諸兄坐心遠亭解釋: 《方城陪諸兄坐心遠亭》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中日食三斗塵,
北去南來了今歲。
暫時亭中一杯酒,
與兄同宗復同味。
博山云氣終日留,
竹君蕭蕭不負秋。
世路明年儻無故,
卻攜藜杖更來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方城與親兄弟共聚于心遠亭的情景。詩人身處旅途中,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轉,他在北方離開,又經過南方,如今已是新的一年。他與兄弟們在亭中短暫停留,共享一杯酒,心靈相通,品味著相同的人生體驗。山上的云氣持續整日,竹林吹拂的聲音沒有辜負秋天的美景。詩人對明年的人生旅途充滿疑慮,但他仍然帶著藜杖,準備再次出發,繼續游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詩人的心境和人生感悟。詩人在客居他鄉的旅途中,深刻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更替。他與親兄弟共聚于心遠亭,一起品味酒,彼此心靈相通,產生了深厚的情誼。詩中的博山云氣和竹林的聲音,象征著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秋天的喜愛。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未來的期盼與不確定,詩人帶著藜杖再次出發,意味著他對未知的探索和追求。這首詩以簡約的語言,抒發了詩人身世之感,表達了對友誼和自由的追求,給讀者帶來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