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大光 / 作者:陳與義 |
芭蕉急雨三更鬧,客子殊方五月寒。
近得會稽消息否,稍傳荊渚路歧寬。
|
|
寄大光解釋: 《寄大光》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芭蕉急雨三更鬧,
客子殊方五月寒。
近得會稽消息否,
稍傳荊渚路歧寬。
這首詩詞的詩意描繪了一個離鄉背井的游子思念家鄉的情景。讓我們來進行賞析:
首句表達了芭蕉急雨的聲音,給整個場景增添了動感和生氣。"三更"指的是深夜,"鬧"表示雨勢很大,此句描繪了一種煩躁不安的氛圍。
第二句中,作者提到游子身處異鄉,五月卻感到寒冷。這里的五月寒暖不符,用以表達游子與家鄉的距離和異地的寂寞。五月本應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但是對于游子來說,他卻感受到了寒冷。
第三句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渴望。作者詢問是否有關于會稽的消息傳來。會稽是他的家鄉,這里的消息代表著家鄉的動態和變遷。作者希望能夠了解家鄉的情況,以彌補他身處異地的思鄉之情。
最后一句提到了荊渚之間的路途,表示游子與家鄉之間的距離雖然寬廣,但稍有傳聞也能讓他稍微了解到家鄉的變化。這句話也讓人感受到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渴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游子思鄉之情,通過描繪雨聲、異鄉的寒冷以及對家鄉消息的期盼,展現了游子內心的孤獨和渴望。這首詩詞喚起了讀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游子在異鄉的艱辛和不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