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別康元質教授 / 作者:陳與義 |
腐儒身世已百憂,此去行年豈堪記。
岳陽樓前一杯酒,與子同州復同味。
洞庭秋氣運蒼梧,天高地遠魚龍呼。
莫倚仲宣能作賦,不隨文若事征途。
|
|
留別康元質教授解釋: 這首詩詞《留別康元質教授》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腐儒身世已百憂,
此去行年豈堪記。
岳陽樓前一杯酒,
與子同州復同味。
洞庭秋氣運蒼梧,
天高地遠魚龍呼。
莫倚仲宣能作賦,
不隨文若事征途。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陳與義對康元質教授的離別之情。詩人自稱是一個身世困頓、境遇悲慘的腐儒,他對自己離別的行程并不愿意回憶。在離別之際,他與康元質教授一同在岳陽樓前共飲一杯酒,感嘆彼此在同一個州中有著相似的體驗和情感。詩人通過描繪洞庭湖上秋天的景象,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蒼涼和孤寂。他抬頭仰望天空,感嘆天高地遠,仿佛聽到了魚龍的呼喚。最后,詩人提醒康元質教授不要依賴像仲宣那樣能寫賦詩的才子,也不要隨波逐流,像那些只顧文人事業而不顧征途的人一樣。
賞析:
這首詩以自嘲和離別之情為主題,描繪了詩人境遇的艱辛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人以自己身世困頓的腐儒身份自稱,表達了他對境遇的不滿和困擾。通過描述與康元質教授共飲一杯酒的情景,詩人表達了他和教授之間的親近與共鳴,展現了友誼的珍貴。在描繪洞庭湖秋天的景色時,詩人運用蒼涼孤寂的意象,進一步表達了離別帶來的寂寞和無奈。最后,詩人以仲宣和征途為對比,表達了對康元質教授的勸告,不要過于依賴文人的才能,而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自身和友誼的反思,表達了對境遇和人生的思索。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的描寫,增添了詩意的深度和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