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東之教授惠澤州呂道人硯為賦長句 / 作者:陳與義 |
君不見銅雀臺邊多事土,走上觚棱蔭歌舞。
余香分盡垢不除,卻寄書林汙縑楮。
豈如此瓦凝青膏,冷面不識奸雄曹。
呂公已去泫余泣,通譜未許弘農陶。
暮年得君真耐久,摩挲玉質云生手。
未知南越石虛中,亦有文章似君否。
西家撲滿本弟昆,趣尚清濁何年分。
一朝墮地真瓦礫,莫望韓公無瘞文。
|
|
錢東之教授惠澤州呂道人硯為賦長句解釋: 這首詩詞《錢東之教授惠澤州呂道人硯為賦長句》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錢東之教授惠澤州呂道人硯為賦長句》
君不見銅雀臺邊多事土,
走上觚棱蔭歌舞。
余香分盡垢不除,
卻寄書林汙縑楮。
豈如此瓦凝青膏,
冷面不識奸雄曹。
呂公已去泫余泣,
通譜未許弘農陶。
暮年得君真耐久,
摩挲玉質云生手。
未知南越石虛中,
亦有文章似君否。
西家撲滿本弟昆,
趣尚清濁何年分。
一朝墮地真瓦礫,
莫望韓公無瘞文。
詩詞中的各句意思可以解釋如下:
君不見銅雀臺邊多事土,走上觚棱蔭歌舞。
這里指的是銅雀臺,那里的泥土經常被踩踏,人們上臺歡唱跳舞。
余香分盡垢不除,卻寄書林汙縑楮。
盡管香味散盡,但污垢卻無法去除,這里寄托了對于士人品行的期望。
豈如此瓦凝青膏,冷面不識奸雄曹。
這里揭示了瓦器的平凡和不起眼,它們無法辨認出真正的英雄和奸邪之人。
呂公已去泫余泣,通譜未許弘農陶。
呂公已故,我淚濕衣襟,他沒有傳授給我他的才華和智慧。
暮年得君真耐久,摩挲玉質云生手。
在晚年得到你這位真正忍耐的朋友,摩挲你那如玉般的手。
未知南越石虛中,亦有文章似君否。
不知南越石的內部是否也有像你這樣的才華。
西家撲滿本弟昆,趣尚清濁何年分。
西家的才子們被聚集在一起,不論追求清高還是沉淪混濁,何時分開?
一朝墮地真瓦礫,莫望韓公無瘞文。
一旦掉落塵埃,就成為真正的瓦礫,不要指望韓愈這樣的文人沒有被埋沒。
這首詩詞表達了陳與義對于學問和文人境遇的思考與感慨。通過銅雀臺、瓦凝青膏等意象的運用,詩人揭示了社會中的平凡和浮華,以及對于真才實學的渴望。在朋友呂公去世后,詩人表達了對于呂公智慧的向往和思念。最后,他反思了自己的處境,并警示那些追求名利而喪失文學才華的人,不要指望他們能夠留下真正有價值的文化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錢東之教授惠澤州呂道人硯為賦長句》
君不見銅雀臺邊多事土,
走上觚棱蔭歌舞。
余香分盡垢不除,
卻寄書林汙縑楮。
豈如此瓦凝青膏,
冷面不識奸雄曹。
呂公已去泫余泣,
通譜未許弘農陶。
暮年得君真耐久,
摩挲玉質云生手。
未知南越石虛中,
亦有文章似君否。
西家撲滿本弟昆,
趣尚清濁何年分。
一朝墮地真瓦礫,
莫望韓公無瘞文。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如下: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系列意象和情感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感慨,同時反映了對文人境遇和真才實學的探索。
詩的開頭,通過描述銅雀臺邊的泥土繁忙景象,展示了社會中的浮躁和喧囂。接著,詩人以觚棱(古代酒器)作為意象,表達了他對于純潔和高尚的向往,暗示了對于士人品行的期望。
下一句中,詩人使用了瓦凝青膏的比喻,表達了對于平凡事物的思考。瓦器冷冰冰的外表無法識別出真正的英雄和奸邪之輩,暗示了社會中真假難辨的現象。
接著,詩人以呂公(可能是一位知名學者)去世為背景,表達了對于過去智慧的向往和思念,并抱怨自己沒有得到呂公的傳授。
在后續的句子中,詩人表達了對于朋友的珍惜和對真正才華的推崇。他稱贊朋友的耐心和才華,坦誠地摩挲朋友的手,表達了深厚的友誼和對于才華的認可。
最后兩句,詩人思索南越石中是否也有像他朋友一樣的才華。他提到西家的才子們,質問他們對于追求清高和沉淪是否有明確的界限。最后一句警醒那些只追求名利而喪失了文學才華的人,不要期望他們能留下有價值的文化,以韓愈為例。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和文人命運的思考,同時表達了對真才實學的向往和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