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張正字詩 / 作者:陳與義 |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跡稀。
一觴猶有味,萬事已無機。
歲暮塔孤立,風生鴉亂飛。
此時張正字,書札到郊扉。
|
|
得張正字詩解釋: 《得張正字詩》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跡稀。
一觴猶有味,萬事已無機。
歲暮塔孤立,風生鴉亂飛。
此時張正字,書札到郊扉。
中文譯文:
送別老茅屋底下,天寒人跡稀。
一杯酒尚有滋味,但萬事已無機。
歲末塔孤立,風起烏鴉亂飛。
此時張正字,書信送到城郊的門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一首送別詩,通過描繪茅屋底下的環境和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感嘆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詩的開篇,描述了送別老茅屋的場景,茅屋下已經很冷清,幾乎沒有人經過,暗示了離別的孤獨和寂寞感。
接著,詩人提到一觴(一杯酒),指出即使喝酒仍然能夠有滋味,但是對于萬事萬物,已經失去了生機和意義。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離別的心情有所抒發,感慨人生的無常和虛無。
第三、四句以歲末塔孤立和風起烏鴉亂飛來表達歲暮時節的凄涼和寂寞。歲暮時分,孤零零的塔樓矗立在風中,烏鴉亂飛,形成一種蕭瑟的景象,進一步強化了離別的憂傷情感。
最后兩句,詩人提到了張正字,他的書信送到城郊的門扉。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收到了張正字的書信,表示離別不是永遠的,有時候通過書信等方式仍然能夠保持聯系,給予彼此一些溫暖和慰藉。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凄涼的氛圍,描繪了離別時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對于人生無常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的感慨和對友誼的珍惜。這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勾勒出離別的情感,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苦楚,給人一種深思熟慮和憂傷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