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風 / 作者:陳與義 |
木末西風起,中含萬里涼。
浮云不愁思,盡日只飛揚。
夢斷頭將白,詩成葉自黃。
不關明主棄,本出涸陰鄉。
|
|
西風解釋: 《西風》是一首宋代陳與義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木末西風起,中含萬里涼。
浮云不愁思,盡日只飛揚。
夢斷頭將白,詩成葉自黃。
不關明主棄,本出涸陰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西風吹起,帶來了涼爽。天空中的浮云飄蕩自在,無憂無慮地自由飛翔。詩人表達了一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境,他的思緒像浮云一樣自由飛揚,心中的愁思也被一掃而空。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夢想破滅,詩句也逐漸失去了光彩。但無論如何,詩人并不在乎被明主所拋棄,因為他的詩歌與生俱來就屬于那片干涸的陰郊。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境界。詩的前兩句“木末西風起,中含萬里涼”將讀者帶入了秋天的氛圍,西風吹起,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接著,詩人以浮云為象征,表達了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境,與朝代的社會現實形成了對比。詩的后兩句“夢斷頭將白,詩成葉自黃”則表達了詩人對夢想的破滅和詩句失去光彩的感嘆。最后兩句“不關明主棄,本出涸陰鄉”則表達了詩人對明主的漠視,他相信自己的詩歌價值不取決于是否被賞識,而是與生俱來的,屬于那片干涸的陰郊。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對自由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自我價值的堅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