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徙舍蒙大成賜詩 / 作者:陳與義 |
南北東西共一塵,得坻隨處可收身。
卜居賦就知謀拙,入宅詩成覺新詩。
三徑蓬蒿猶恨淺,九流賓客未嫌貧。
不須更待高軒過,袖有珠璣已照鄰。
|
|
徙舍蒙大成賜詩解釋: 《徙舍蒙大成賜詩》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北東西共一塵,
得坻隨處可收身。
卜居賦就知謀拙,
入宅詩成覺新詩。
三徑蓬蒿猶恨淺,
九流賓客未嫌貧。
不須更待高軒過,
袖有珠璣已照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遷移居所過程中的感受和心境。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居住環境的隨意和適應性,以及他對于詩歌創作的熱愛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的詩意比較直接,表達了作者對于居住的隨意和隨處可收身的態度。南北東西共一塵,意味著作者對于居住地點沒有特定的要求,可以適應任何環境。得坻隨處可收身,坻指小島,意味著作者可以隨時遷徙,靈活地選擇自己的居所。
接下來的兩句,卜居賦就知謀拙,入宅詩成覺新詩,表達了作者對于詩歌創作的態度。卜居指的是通過卜筮來選擇住所,作者自認為自己的居所選擇不夠聰明,而在新的住所入宅后,他的詩才也會有所突破,感到新鮮和激動。
三徑蓬蒿猶恨淺,九流賓客未嫌貧,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態度。三徑指的是平凡的小路,蓬蒿是一種常見的野草,作者感到自己的生活和修養還不夠深厚,希望能有更高的境界。九流賓客指的是各種不同的人,未嫌貧表示作者不以自己的貧寒身份為恥,無論什么身份的賓客都對他來說都是受歡迎的。
最后兩句,不須更待高軒過,袖有珠璣已照鄰,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的自信和自滿。高軒指的是高級的莊園或住所,作者表示自己不需要去奢求更好的居所,因為他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財富和珍寶。袖有珠璣已照鄰,意味著作者已經有了足夠的財富和地位,可以自信地面對鄰居。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于居住和詩歌創作的態度,表達了他對于隨意生活、追求詩歌創作的熱愛,以及對于自己身份和財富的自信和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