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長春兩株植之窗前 / 作者:陳與義 |
鄉邑已無路,僧廬今是家。
聊乘數點雨,自種兩叢花。
籬落失秋序,風煙添歲華。
衰翁病不飲,獨立到棲鴉。
|
|
得長春兩株植之窗前解釋: 《得長春兩株植之窗前》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鄉邑已無路,僧廬今是家。
聊乘數點雨,自種兩叢花。
籬落失秋序,風煙添歲華。
衰翁病不飲,獨立到棲鴉。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衰老的人,他已經沒有家鄉可歸,只能寄身于僧廬。在窗前,他看到雨點灑落,于是自己親手種植了兩叢花草。籬笆圍起的院落失去了秋天的蹤跡,只有風煙中增添了歲月的華彩。衰老的人身患疾病,不再能夠飲酒,獨自立在那里,只有烏鴉成了他唯一的伴侶。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寞、凄涼的景象。作者通過描寫衰老的人的遭遇和心境,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生命脆弱性的感慨。詩中的鄉邑已無路,體現了作者對故鄉的無望和失落。僧廬成為他唯一的避難所,象征著他在塵世中的彷徨和無奈。
詩中的自種兩叢花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渴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是在衰老和疾病的困擾下,他仍然能從自然中尋找到一絲希望和慰藉。
籬落失秋序和風煙添歲華的描寫,通過對景物的衰敗和歲月的流逝的描述,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衰翁病不飲的形象,傳遞出作者對健康和快樂的渴望,以及他與現實的對抗。
最后一句獨立到棲鴉,通過描述衰老者孤獨地獨立站在那里,以及烏鴉的出現,強調了詩中孤寂和無助的氛圍。
整首詩以簡練的句式和自然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過對衰老、疾病和孤獨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虛幻性的認知,以及對短暫幸福的渴望。同時,詩中的自然景物也起到了與人生境遇相互映襯的作用,增添了詩意的深度和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