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居 / 作者:陳與義 |
招提遠占一牛鳴,阻絕干戈得暫經。
夢境了知非有實,醉鄉不入自常醒。
樓臺近水涵明鑒,草樹連空寫素屏。
物象自堪供客眼,未須覓句戶長扃。
|
|
寺居解釋: 《寺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寺廟住處,清晨聽到一聲牛鳴,
一時間,戰亂的聲音停止了。
夢境中明白無物可得,
陶醉的心無法進入現實。
樓臺靠近水邊,水中倒映著明亮的景色,
草木連綿,寫出了屏風的素凈。
物象本身就能滿足客人的眼目,
無需尋找華麗的辭藻。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身居寺廟,遠離塵囂的寧靜之感。詩中的牛鳴聲象征著紛亂的戰亂聲,而在寺廟中,這樣的聲音被遠離,給人一種和平寧靜的感覺。作者認識到夢境只是虛幻,不能真正得到實在的東西。他醉心于自己的幻想和夢境,但也意識到這些幻想無法融入現實生活,時刻保持警覺。樓臺靠近水邊,景色明亮,給人以寧靜、美好的感受。草木連綿,寫出了屏風一樣的素凈景色,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來裝飾。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寺廟環境,表達了對寧靜、清凈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現實與夢幻之間的矛盾和反思。
整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于安靜、寧和的寺廟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世界和夢幻之間的矛盾情感的思考。詩中的景色描寫具有畫面感,給人以美好、寧靜的感覺,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寺廟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