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繼祖蟠室三首 / 作者:陳與義 |
云起爐山久未移,功名不恨十年遲。
日斜疏竹可窗影,正是幽人睡足時。
|
|
題繼祖蟠室三首解釋: 《題繼祖蟠室三首》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作品。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云起爐山久未移,
功名不恨十年遲。
日斜疏竹可窗影,
正是幽人睡足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幽居山林的隱士的生活情境。首先,詩人描述了山上云起的景象,表達了隱士已經在山中居住了很久,沒有離開過的意愿。云起的意象也暗示了山中的寧靜和與塵世的隔絕。
接著,詩人表達了他對功名的態度。他說自己并不后悔功名晚成,不介意晚了十年才有所成就。這表明他對功名和名利并不追求,更注重內心的寧靜和個人修養。他選擇了遠離塵囂的山居生活,追求心靈的自由和安寧。
在下兩句中,詩人描繪了日落時分,透過窗戶灑下的竹影。這一景象增添了幽靜的氛圍,暗示了此時正是幽居者入睡的時刻。通過疏竹可窗影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山中隱士的寧靜和安詳的生活狀態。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在山中幽居的生活情境和對功名的淡然態度。通過描繪山景、表達對名利的超脫和幽居者的生活狀態,詩人將自己的心境與讀者分享,傳遞出一種超然世俗的意境,讓人感受到隱居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