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漳州守綦叔厚 / 作者:陳與義 |
過盡蠻荒興復新,漳州畫戟擁詩人。
十年去國九行旅,萬里逢公一欠伸。
王粲登樓還感慨,紀瞻赴召欲逡巡。
繩床相對有今日,剩醉齋中軟腳春。
|
|
贈漳州守綦叔厚解釋: 《贈漳州守綦叔厚》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過盡蠻荒興復新,
漳州畫戟擁詩人。
十年去國九行旅,
萬里逢公一欠伸。
王粲登樓還感慨,
紀瞻赴召欲逡巡。
繩床相對有今日,
剩醉齋中軟腳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漳州守綦叔厚的贊美和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當時漳州經歷了蠻荒之后重新繁榮興盛的景象,漳州的軍隊威武雄壯,守衛著這片土地的詩人們也因此倍感榮耀。然而,作者在過去的十年里離開了故鄉,游歷九行,行程萬里,只有一次偶然的相逢,讓他感到遺憾。他想起了王粲登樓時的感慨,紀瞻赴召時的猶豫不決。詩的最后,作者回到繩床齋中,與守綦叔厚相對而坐,感嘆時光的流逝,內心充滿了對逝去春光的懷念和柔軟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漳州守綦叔厚的景象為主線,通過對漳州的繁榮和詩人的遭遇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自己往事的回憶。詩中運用了時間和空間的對比,通過描繪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展示了歲月流轉中的變遷和人生的離合悲歡。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漳州的興盛景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那種繁榮和榮耀的氛圍。而在描述自己離鄉漂泊的經歷時,作者運用了簡練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整首詩以細膩的情感和抒發內心感受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對家鄉和過往時光的情感追憶,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