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燕公樓下李花 / 作者:陳與義 |
燕公樓下繁華樹,一日遙看一百回。
羽蓋夢余當晝立,縞衣風爭過墻來。
洛陽路不容春到,南國花應為客開。
今日豈堪簪短發,感時傷舊意難裁。
|
|
望燕公樓下李花解釋: 《望燕公樓下李花》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燕公樓下繁華樹,
一日遙看一百回。
羽蓋夢余當晝立,
縞衣風爭過墻來。
洛陽路不容春到,
南國花應為客開。
今日豈堪簪短發,
感時傷舊意難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燕公樓下盛開的李花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感慨。詩中通過描述燕公樓下的繁華樹木,以及自己每天遠望百次的場景,表現了詩人對美景的熱愛和追求。詩中還描繪了詩人白天立在羽蓋下,幻想著美景,晚上則穿著輕薄的衣袍,感受著微風從墻頭吹過的情景。此外,詩人還借洛陽路不容春天到來以及南國花開來比喻現實社會的艱難和自己的身世,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通過描繪燕公樓下的李花景象,詩人展現了對美景的喜愛和迷戀。詩中的"一日遙看一百回"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執著,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持久關注。"羽蓋夢余當晝立,縞衣風爭過墻來"這兩句描述了詩人在白天幻想美景,晚上則感受微風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而"洛陽路不容春到,南國花應為客開"這兩句則通過對洛陽路不容春天到來和南國花應為客開的描述,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最后兩句"今日豈堪簪短發,感時傷舊意難裁"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整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美景和過去時光的深情追憶,凸顯了對現實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