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再賦海山樓詩 / 作者:陳與義 |
百尺闌干橫海立,一生襟抱與山開。
岸邊天影隨潮入,樓上春容帶雨來。
慷慨賦詩還自恨,徘徊舒嘯卻生哀。
滅胡猛士今安有,非復當年單父臺。
|
|
雨中再賦海山樓詩解釋: 《雨中再賦海山樓詩》是一首由宋代詩人陳與義創(chuàng)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尺的欄桿橫跨在海上,我一生的志向與山相開放。
天空的影子隨著潮水進入岸邊,樓上的春景伴隨著雨水而來。
在豪情滿懷地創(chuàng)作詩詞的同時,我卻自悔不已,徘徊舒展身心,卻生出一種悲哀的情感。
如今,勇猛的抵御胡人的士兵何在?當年單父臺上的景象已不再存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雨中的海山樓景象,抒發(fā)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海山樓是一個象征性的意象,代表著詩人內心追求的目標和理想。百尺的欄桿橫跨在海上,象征著詩人胸懷寬廣,志向高遠。而他的抱負與山相開放,表達了他與自然的共鳴和追求卓越的心態(tài)。
詩中的雨水和春景則象征著詩人的情感和創(chuàng)作的靈感。雨水滋潤大地,為春天的到來帶來生機和美麗。詩人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比作春天的景象,讓讀者感受到他內心豐富的感情和詩意的表達。
然而,詩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卻自我反省和悔恨。他感到自己的豪情滿懷,但卻無法完全滿足自己的創(chuàng)作需求。徘徊舒展身心,反映出他在創(chuàng)作中的思考和探索,但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種悲哀的情感。這可能是因為詩人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力有所懷疑或對未能達到理想境界感到遺憾。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當年的英勇抵御敵人的壯士的思念和惋惜。單父臺是宋代著名的軍事要塞,曾經(jīng)是抵御外敵的重要據(jù)點。然而,如今的景象已經(jīng)不同,壯士們已不復存在,這讓詩人感到遺憾和惋惜。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fā)內心情感,展現(xiàn)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創(chuàng)作追求以及對逝去歲月和英勇士兵的懷念。它既有深沉的思考,又有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失落的感嘆,展示了陳與義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能力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