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老堂周元翁家 / 作者:陳與義 |
城南烏聲和且都,我識丈人屋上烏。
難老堂中一樽酒,不教霜雪上髭須。
樊侯種梓用葛謁,丈人向來亦種德。
挽回萬事入繩床,花竹相看有佳色。
人生知足一飽多,當時恨我棄漁蓑。
題詩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
|
難老堂周元翁家解釋: 《難老堂周元翁家》是一首宋代陳與義創(chuàng)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城南烏聲和且都,
我識丈人屋上烏。
難老堂中一樽酒,
不教霜雪上髭須。
樊侯種梓用葛謁,
丈人向來亦種德。
挽回萬事入繩床,
花竹相看有佳色。
人生知足一飽多,
當時恨我棄漁蓑。
題詩素壁蛇蚓集,
五百年后公摩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名叫周元翁的老人的生活情景。城南的烏鴉聲音此起彼伏,我認識屋頂上的烏鴉。難老堂里有一樽酒,卻不讓霜雪沾染髭須。周元翁種植梓木,也用葛草作為禮物來拜訪。周元翁向來以種植德行聞名。他將一切事物都托付給繩床,花竹相互陪伴,形成美好的景色。人生知足就是最大的富足,我曾經(jīng)懊悔放棄了漁民的身份。我在素壁上題寫的詩被蛇和蚯蚓所覆蓋,五百年后,有人會輕輕撫摩它。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實的手法展現(xiàn)了周元翁的生活境遇和他的人生態(tài)度。城南的烏鴉聲,屋頂上的烏鴉,以及難老堂中的一樽酒等細節(jié)描繪了周元翁平凡而寧靜的生活。他不讓霜雪沾染髭須,表達了他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品德的態(tài)度。周元翁種植梓木和用葛草作為禮物,展現(xiàn)了他對種植和德行的重視,體現(xiàn)了他對自然和傳統(tǒng)的敬畏之情。將一切事物托付給繩床,與花竹相互陪伴,表現(xiàn)出周元翁對寧靜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詩人表達了人生知足的智慧,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去選擇的懊悔。最后兩句中,詩人將自己題寫的詩與蛇和蚯蚓的覆蓋進行對比,抒發(fā)了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不朽追求。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樸實的語言展現(xiàn)了周元翁的生活情景,融合了對自然、傳統(tǒng)和人生的思考。它傳達了一種寧靜、滿足和不朽的價值觀,同時呈現(xiàn)出作者對人生選擇的反思和對藝術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