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 / 作者:蘇軾 |
皇天遣出家,臨老乃學道。
北歸為兒子,破戒堪一笑。
披云見天眼,回首失海潦。
蠻唱與黎歌,余音猶杳杳。
大兒牧眾稚,四歲守孤嶠。
次子病學醫,三折乃粗曉。
小兒耕且養,得暇為書繞。
我亦困詩酒,去道愈茫渺。
紛紛何時定,所至皆可老。
莫學柳儀曹,詩書教氓獠。
亦莫事登陟,溪山有何好。
安居與我游,閉戶凈灑掃。
|
|
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解釋:
《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皇天遣出家,
臨老乃學道。
北歸為兒子,
破戒堪一笑。
皇天派我出家修道,
直到老年才開始學習道義。
北歸回家是為了兒子,
打破戒律也只能一笑了之。
披云見天眼,
回首失海潦。
蠻唱與黎歌,
余音猶杳杳。
穿越云層見到天空的眼睛,
回頭望去,已迷失在洶涌的海潮中。
聽著蠻族的歌聲和黎族的歌曲,
余音繚繞,漸漸地消失了。
大兒牧眾稚,
四歲守孤嶠。
次子病學醫,
三折乃粗曉。
大兒牧養著眾多的幼稚兒童,
四歲的他守衛著孤嶠(孤立的山峰)。
次子因病學習醫術,
經歷了三次挫折才稍微明白了一些。
小兒耕且養,
得暇為書繞。
我亦困詩酒,
去道愈茫渺。
小兒耕種和養殖,
有空閑的時候就寫寫書法。
我也陷于詩酒之中,
離開了道義,迷失在茫茫之間。
紛紛何時定,
所至皆可老。
莫學柳儀曹,
詩書教氓獠。
紛紛擾擾的世事何時能夠安定下來,
無論走到哪里都可能變老。
不要效仿柳宗元和儀曹(指官僚),
詩書之學要教給百姓和獠族(指原始民族)。
亦莫事登陟,
溪山有何好。
安居與我游,
閉戶凈灑掃。
也不要忙于攀登高位,
溪山之間有什么好的呢?
安居與我一起游玩,
關上門戶,清掃干凈。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廣州寫給他的兩個兒子的,表達了蘇軾對家人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思考。他通過描述自己的經歷和觀察,表達了對世事的疑惑和對功名利祿的冷靜態度。詩中展示了作者對家庭的關愛和對兒子的期望,同時也流露出對人生的無奈和對名利的追求的反思。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蘇軾內心的復雜情感,展示了他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和對世俗的冷眼觀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