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登燕公樓 / 作者:陳與義 |
欄干納清曉,拄杖追黃鵠。
燕公不相待,使我立於獨。
霧收天落川,日動春浮木。
舉手謝時人,微風吹野服。
|
|
曉登燕公樓解釋: 《曉登燕公樓》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欄干納清曉,
拄杖追黃鵠。
燕公不相待,
使我立於獨。
霧收天落川,
日動春浮木。
舉手謝時人,
微風吹野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清晨登上燕公樓的情景。詩人站在欄桿旁,迎接著清晨的曙光。他手拄著拐杖,追隨著飛翔的黃鸝。然而,燕公并不相邀他一同登樓,詩人只能獨自站立。隨著霧氣消散,天空顯露出來,太陽的光芒照耀著春天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木。詩人舉起手來向逝去的時光表示感謝,微風吹動著野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清晨登樓的景象,展示了自然與人的交融。詩中的燕公樓是一座高樓,象征著高遠的志向和追求。詩人站在樓上,目睹著大自然的美景,與黃鸝一同飛翔,然而卻被燕公所拒絕,使他感到孤獨。這種孤獨的表達體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考和追求獨立的精神。
詩中描繪的自然景觀也具有鮮明的意境,霧氣散去,天空明朗,春天中漂浮的浮木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詩人舉起手向過去的時光致以感謝,表達了他對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思考,同時微風吹動著野服,也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節奏。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領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自我情感的抒發,詩人表達了對獨立精神和自由追求的向往,同時也呼應了宋代文人對自然與人性的關注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