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前韻再和霍大夫 / 作者:蘇軾 |
文字先生飲,?謂劉執中。
?江山清獻游。
典刑傳父老,樽俎繼風流。
度嶺逢梅雨,還家指麥秋。
自慚鴻雁侶,爭集稻粱洲。
野闊橫雙練,城堅聳百樓。
行看鳳尾詔,卻下虎頭州。
君意已吳越,我行無去留。
歸途應食粥,乞米使君舟。
|
|
用前韻再和霍大夫解釋:
《用前韻再和霍大夫》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文字先生飲,自謂劉執中。
臨江山清獻游,典刑傳父老,樽俎繼風流。
度嶺逢梅雨,還家指麥秋。
自慚鴻雁侶,爭集稻粱洲。
野闊橫雙練,城堅聳百樓。
行看鳳尾詔,卻下虎頭州。
君意已吳越,我行無去留。
歸途應食粥,乞米使君舟。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寫給名叫霍大夫的朋友的,表達了他對友誼的珍惜和對自己行蹤的思考。詩中描繪了文字先生(指蘇軾自己)在飲酒時與劉執中(劉筠)自娛自樂的情景,然后他去游玩清麗的江山,同時提到了典刑傳承給老百姓的事情,以及繼承前人的風流事跡。在旅途中,他遇到了梅雨,但他還是急著回家指導麥收的季節。他自謙自己與鴻雁相較,希望爭相聚集在稻粱洲上。他行走在廣袤的野外,城市的百樓聳立。他看到了鳳尾詔書(指高官的文書),但卻選擇回到虎頭州(指虎丘,蘇州的一個地區)。他了解到朋友已經在吳越地區(現代浙江)了,而他自己則沒有離開的去留之分。歸途中,他將吃粥作為生活的期望,并懇請朋友提供米來幫助他回家。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的豪情壯志和對友誼的真摯感激。他以自嘲的方式表達了自己與鴻雁的差距,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穿插了景物描寫,如江山、梅雨、野闊和城樓,形象地描繪了蘇軾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的鳳尾詔和虎頭州象征了官場和地方,蘇軾選擇回到虎頭州,表達了他追求自由和獨立的態度。最后,他用歸途中吃粥的情景,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并請求朋友的幫助,這顯示了他的坦誠和真實性。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為主題,交織了友誼、自我反省、志向追求和生活態度等元素,展現了蘇軾的才情和思想境界。這首詩詞具有深沉的內涵和優美的語言表達,是蘇軾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