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老索印庵詩 / 作者:陳與義 |
人言融公懶,床上揖賓客。
我來兩忘揖,團團一庵白。
戲談鄧州禪,分食天寧麥。
竹風(fēng)亦喜我,蕭瑟至日夕。
出家丈夫事,軒裳本兒劇。
愿香驚余煙,世故感陳跡。
固應(yīng)師未鈍,使我不安席。
時求一滴水,為洗三生石。
|
|
印老索印庵詩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陳與義所作的《印老索印庵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們說融公懶散,躺在床上向客人行禮。
我來到這庵中,忘卻了一切,團團白庵。
閑談鄧州的禪宗,一起分享著天寧的小麥。
竹風(fēng)也喜歡我,微風(fēng)吹拂至日暮時分。
出家做丈夫的事情,本來就是一出戲。
愿我的香氣擾動過去的煙塵,感受世俗的痕跡。
師傅的智慧必然非常高深,使我不安而不能入座。
我時常尋求一滴水,來洗凈三世的石頭。
詩意:
這首詩以陳與義在印庵的生活為背景,表達了他對世俗繁瑣的厭倦和對禪宗生活的追求。詩人描述了自己忘卻一切俗務(wù)的狀態(tài),將庵堂描繪成團團白色,象征純凈和寧靜。他與其他禪宗修行者一起談?wù)撪囍莸亩U宗,并分享他們在天寧的農(nóng)田中所獲得的小麥。詩人感受到了竹風(fēng)的喜愛,將自然景觀與禪修相結(jié)合,渲染了寧靜而美好的禪意。他將出家修行比喻為一出戲,強調(diào)了世俗與禪修之間的對比。最后,詩人希望自己的修行能夠洗凈前世的痕跡,達到心靈的凈化。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禪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通過描繪庵堂的純凈和寧靜,以及與自然的融合,展現(xiàn)了禪修帶來的內(nèi)心寧靜和滿足感。詩人借助對鄧州禪宗的戲談和與禪修同行者的交流,強調(diào)了修行者之間的默契和共同體驗。最后,他希望通過修行的洗禮,超越世俗的束縛,達到心靈的凈化和超越。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現(xiàn)了禪修生活的美好和價值,給人以寧靜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