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賞菊 / 作者:陳與義 |
黃花不負秋,與秋作光輝。
夜霜猶作惡,朝日為解圍。
今晨豈重九,節意入幽菲。
孤芳擅天地,眾卉亦已微。
殷勤黃金靨,照輝白板扉。
潔酒欲壽花,孔兄與我違。
清坐絕省事,未覺此計非。
夕英豈不腴,騷人自難肥。
|
|
九日賞菊解釋: 《九日賞菊》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花不負秋,與秋作光輝。
夜霜猶作惡,朝日為解圍。
今晨豈重九,節意入幽菲。
孤芳擅天地,眾卉亦已微。
殷勤黃金靨,照輝白板扉。
潔酒欲壽花,孔兄與我違。
清坐絕省事,未覺此計非。
夕英豈不腴,騷人自難肥。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九月初九這一特殊的節日欣賞菊花的情景。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菊花的高潔、孤傲以及作者對菊花的贊美之情。
賞析:
首先,詩人用"黃花不負秋"來形容菊花,意指菊花在秋天中展現出了耀眼的光彩。接著,詩人使用了"夜霜猶作惡,朝日為解圍"的描述,表達了菊花在寒霜的侵襲下仍然堅強而輝煌,早晨的陽光解救了它們。這種對菊花的堅韌和美麗的描繪,也可視為對人格力量和堅持的贊美。
其次,詩人表達了對九日這一節日的喜悅和對菊花的景仰。"今晨豈重九,節意入幽菲"意味著九日的意義已經融入了幽深的菊花之中。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將菊花與節日的主題相結合,突出了菊花在這個特殊日子里的重要地位。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孤芳擅天地,眾卉亦已微"來形容菊花的獨特和超群,將其與其他花卉相對比,凸顯了菊花的高貴和與眾不同。"殷勤黃金靨,照輝白板扉"則描繪了菊花的花心金黃明亮,照射出耀眼的光輝。
最后兩句"潔酒欲壽花,孔兄與我違。清坐絕省事,未覺此計非。夕英豈不腴,騷人自難肥"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孔兄的離別和對菊花的傾心欣賞。詩人坐在清幽的地方,享受著無拘無束的寧靜,對菊花的賞析使他忘卻了塵世的煩惱。最后兩句則通過描繪自身的清瘦來對比菊花的繁茂,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對騷客境遇的感慨。
整首詩以婉轉含蓄的語言,描繪了菊花的高潔與美麗,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與思考,體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美的推崇和對生命力的追求。這首詩詞展示了陳與義對菊花的深情贊美,同時也借菊花寄托了自身情感和對世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