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次高舍書事 / 作者:陳與義 |
漲水東流滿眼黃,泊舟高舍更情傷。
一川木葉明秋序,兩岸人家共夕陽。
亂后江山元歷歷,世間歧路極茫茫。
遙指長沙非謫去,古今出處兩凄涼。
|
|
舟次高舍書事解釋: 《舟次高舍書事》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漲水東流滿眼黃,
泊舟高舍更情傷。
一川木葉明秋序,
兩岸人家共夕陽。
亂后江山元歷歷,
世間歧路極茫茫。
遙指長沙非謫去,
古今出處兩凄涼。
中文譯文:
漲水東流滿眼黃,
船只停泊高樓更令人傷感。
一川的木葉明亮秋天的序曲,
兩岸的人家共同迎接夕陽。
戰亂過后江山歷歷在目,
世間的道路分岔處十分模糊。
遠眺長沙并非被貶去之地,
古今的出處都散發著凄涼之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動蕩時期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
首先,通過描繪漲水東流滿眼黃和泊舟高樓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環境的感嘆和傷感之情。漲水東流黃濁,暗喻時代的動蕩和不安定,而泊舟高樓則暗示著作者遠離家園、流離失所的境況。
其次,詩中描述了一川木葉明亮的秋天景象和兩岸人家迎接夕陽的情景,以對比之下凸顯出亂世中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這些景象在動蕩的時代中成為寄托和安慰,反映了人們對和平、穩定和安寧的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亂后江山歷歷在目,暗示著作者親眼目睹了戰亂帶來的破壞和變遷。世間的道路分岔處模糊不清,揭示了社會的混亂和人們在困境中迷失的境況。
最后,作者遙指長沙非謫去,指出長沙并不是被貶低的地方。這句話可能是對自己境遇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所處環境的理解和對命運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時代的觸動,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社會變遷的思考。作者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自己的感慨和對人生、社會的深刻思考,給人以思索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