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客思 / 作者:陳與義 |
南北東西俱我鄉,聊從地主借繩床。
諸公共得何侯力,遠方新抄陸氏方。
老去事多藜杖在,夜來秋到葉聲長。
蓬萊可托無因至,試覓人間千仞崗。
|
|
秋日客思解釋: 《秋日客思》是宋代文人陳與義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北東西皆是我的故鄉,
只好向地主借一床繩藤。
你們諸位公共之士能得何官職,
我遠方的友人卻能榮抄陸氏方。
我已年老,事情繁多,手扶藜杖行走,
夜晚來臨,秋意濃厚,樹葉蕭瑟作響。
雖然有蓬萊之地可寄托,但卻無從到達,
只能試著尋找人間千仞崗。
詩意解讀:
《秋日客思》描繪了一個遠離家鄉的客人在秋天思念故鄉的心情。詩人描述了他在異鄉的困境和無奈,同時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追求理想的渴望。
在詩的開頭,詩人提到無論南北東西,都是他的故鄉,這種表述突顯了他對故鄉的深情厚意。然而,他卻不得不向地主借床過夜,暗示著他在異鄉的困苦生活。接著,詩人將自己與遠方的友人進行對比,友人能夠得到官職的榮耀,而他卻只能抄寫陸氏方(可能指陸游的作品),暗示著他的功名未遂。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老去和事務繁忙的感嘆。他手扶藜杖行走,夜晚來臨,秋天的氛圍使得樹葉蕭瑟作響,這些描寫傳達了歲月流轉和時光流逝的無常感。詩的結尾,詩人表達了對理想歸宿的渴望,他提到蓬萊之地(傳說中的仙境),雖然可寄托理想,但卻無法到達,只能試著尋找人間千仞崗(意指險峻的山嶺),這是對理想追求的堅持和不屈不撓的態度。
賞析:
《秋日客思》通過描繪一個遠離家鄉的客人的心情,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功名未遂和年華易逝的感嘆,同時也展現了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對理想的追求。詩詞中的描寫細膩而抒情,通過對大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個人情感的抒發,將詩人內心的掙扎和追求表達得深刻而真實。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將作者個人情感與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現了宋代文人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