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董園 / 作者:陳與義 |
西園可散發,何必賦遠游。
地曠多雄風,葉聲無時休。
幸有濟勝具,枯藜支白頭。
平生會心處,未覺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眾卉,深林耿微流。
一涼天地德,物我俱夷猶。
東北方用武,六有事戈矛。
甲裳無乃重,腐儒故多憂。
珍禽叫高樹,且復寄悠悠。
|
|
游董園解釋: 《游董園》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董園之游
西園可散發,何必賦遠游。
地曠多雄風,葉聲無時休。
幸有濟勝具,枯藜支白頭。
平生會心處,未覺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眾卉,深林耿微流。
一涼天地德,物我俱夷猶。
東北方用武,六有事戈矛。
甲裳無乃重,腐儒故多憂。
珍禽叫高樹,且復寄悠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游走在董園的景象和自己的感悟。作者認為西園本身就足夠美麗,沒有必要去遠方尋找游覽的勝地。董園地域遼闊,風聲不斷,樹葉的聲音也從未停歇。作者感到幸運的是,他能夠擁有一些簡陋的工具,支撐著他枯槁的身體。作者在董園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不覺得自己被世俗所困擾。他靜靜地坐在青石床上,心境如同淡淡的秋意。薄雨灑落在青翠的植物上,深林中微弱的流水發出清脆的聲響。這一切帶給作者一種涼爽的感覺,他覺得自己與天地萬物都融為一體。然而,東北方向上卻是戰爭的氛圍,世間充滿了戈矛之事。軍裝重厚,腐朽的儒士們也因此憂心忡忡。珍禽高鳴于樹梢,它們的聲音好像寄托著無盡的思緒。
賞析:
《游董園》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董園中的閑適和心境。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西園的描繪,展現了一種寧靜、恬淡的生活態度。作者表達了對世俗繁雜的厭倦,將自己的心靈歸宿寄托于自然之中。他在董園中感受到了與自然的融合,覺得自己與天地萬物同歸于一。與此同時,作者也對社會現實中的戰亂、權謀表示了憂慮,對儒士境遇的描述也暗示了對時代局勢的不滿。最后,珍禽高鳴于樹梢,寄托了作者心中的思念和遙遠的期望。整首詩詞以自然意象與社會寓意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寧靜與社會紛擾的反思,展示了一種追求自由、超脫塵世的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