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門聽赦詠雪 / 作者:陳與義 |
云葉垂雞竿,雪花眩鸞旗。
一天豐年意,飄入萬壽卮。
茫茫玉妃班,影亂千官儀。
也知樓頭喜,舞態方自持。
教坊可憐女,面赤婆娑時。
天公一笑罷,未覺風來遲。
小儒驚偉觀,到笏不敢吹。
歸家得細說,平分遺妻兒。
茅檐玉三尺,坐玩可樂饑。
生活太陽能冷淡,侑以一篇詩。
|
|
端門聽赦詠雪解釋: 《端門聽赦詠雪》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葉垂雞竿,
雪花眩鸞旗。
一天豐年意,
飄入萬壽卮。
茫茫玉妃班,
影亂千官儀。
也知樓頭喜,
舞態方自持。
教坊可憐女,
面赤婆娑時。
天公一笑罷,
未覺風來遲。
小儒驚偉觀,
到笏不敢吹。
歸家得細說,
平分遺妻兒。
茅檐玉三尺,
坐玩可樂饑。
生活太陽能冷淡,
侑以一篇詩。
詩意:
《端門聽赦詠雪》以描繪冬日赦雪的景象為主題,通過對冰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豐收、快樂和溫暖生活的向往。詩中展示了端門聽雪的場景,描繪了雪花飄落的壯觀景象,以及在宮廷中慶祝豐收的歡樂氛圍。同時,詩中也涉及到了一些社會階層和性別的差異,以及對生活的冷漠和對藝術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冬日赦雪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雪花和豐收氛圍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描寫細膩而形象,通過云葉垂雞竿、雪花眩鸞旗等形象的比喻,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雪花飄落的壯觀場景。詩中提到的萬壽卮是宮廷中用來慶祝豐收的酒器,暗示著豐收的喜悅。
詩中還涉及到了社會階層和性別的差異。茫茫玉妃班、影亂千官儀揭示了宮廷中的繁瑣禮儀和權力的錯綜復雜。教坊可憐女、面赤婆娑時則暗示了教坊女子在宮廷中的辛酸遭遇。這些描寫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和對一些弱勢群體的同情。
詩中還涉及到了對藝術的贊美和對生活冷漠的反思。樓頭喜的舞態自持表達了藝術家的自信和對藝術的熱愛。天公一笑罷,未覺風來遲則暗示了人們對生活不真實的感受。小儒驚偉觀,到笏不敢吹則展現了作者對偉大事物的敬畏和自己的謙遜態度。
最后兩句詩以茅檐玉三尺、坐玩可樂饑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通過寫詩來抒發內心感受的態度。
總體來說,《端門聽赦詠雪》通過對冬日赦雪景象的描繪,以及對社會現實、藝術和生活的贊美和思考,展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的反思。詩中的意象豐富多樣,語言細膩動人,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