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樓春(青墩僧舍作) / 作者:陳與義 |
山人本合居巖嶺。
聊問支郎分半境。
殘年藜杖與綸巾,八尺庭中時弄影。
呼兒汲水添茶鼎。
甘勝吳山山下井。
一甌清露一爐云,偏覺平生今日永。
|
|
玉樓春(青墩僧舍作)解釋: 玉樓春(青墩僧舍作)
山人本合居巖嶺。
聊問支郎分半境。
殘年藜杖與綸巾,
八尺庭中時弄影。
呼兒汲水添茶鼎。
甘勝吳山山下井。
一甌清露一爐云,
偏覺平生今日永。
譯文:
山人原本住在山嶺間。
我來詢問知友分居的地界。
殘年只剩藜杖和絲巾,
在八尺的庭院中時常玩弄著影子。
喊孩子汲水給茶壺添水,
在吳山的山下,喝著比甘泉還甘的井水。
一杯清露、一爐白云,
讓我感到此時此刻是永恒的平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居僧人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欣賞和頌揚。山人居住在山嶺中,與他的知友分隔兩地,詩人來詢問他們各自的生活境況。山人自己已年近暮年,只有藜杖和絲巾陪伴,而在庭院中,他喜歡玩耍與陽光斑駁的影子。山人還招呼孩子汲水,給茶壺添水,而喝那井水比吳山下的水還要清甜。他用一甌清露和一爐白云來形容自己的生活,表達了對樸素、自然的生活的珍視和滿足。最后一句“偏覺平生今日永”表達了詩人對現在生活的珍貴和滿足。
這首詩以淡泊、平凡的生活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喜愛和頌揚。詩人通過描繪山人的日常生活和對井水的感嘆,展現了對快樂來自于平凡生活的理解。詩詞之中滿是閑適自然的景致,簡潔而含蓄,給人以寧靜的感覺。語言簡練明快,節奏流暢優美,以幾句簡短的詩句描繪出一個平凡而有趣的生活場景,凸顯了作者的寫作功力和對生活的獨到見解。整首詩給人以山居寧靜、優美自然的感受,詩人的情感通過山人的生活狀態得到精確的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