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荷花) / 作者:陳與義 |
南軒面對芙蓉浦。
宜風宜月還宜雨。
紅少綠多時。
簾前光景奇。
繩床烏木幾。
盡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
與花為主人。
|
|
菩薩蠻(荷花)解釋: 《菩薩蠻(荷花)》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面對菡萏花所感受到的美麗景色。這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南面的軒窗面對著芙蓉浦。
適宜的風、適宜的月亮,還有適宜的雨。
紅色的花少,綠色的荷葉多,美麗的光景是怎樣的啊。
簾前的景象是如此奇特。
繩床是烏木制成的小床,幾個香爐散發出甜美的香氣。
整天都是花香繞身。
起床后,寫下了一篇新詩。
我與花兒成了朋友,成了這個花香世界的主人。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面對菡萏花園的美麗景色,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欣賞和贊美之情。詩人運用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將花香、光景以及細膩的觸感傳達給讀者,讓讀者感受到了寧靜、美麗的自然環境。
詩人以紅綠對比的方式,將花朵和荷葉的色彩予以對比,展示了菡萏花作為夏季的代表花卉的美麗和生命力。詩人描述了簾前的景象奇特,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在這個環境中的驚艷與喜悅。
詩中還包含了一種對香氣的描寫,通過“繩床烏木幾”和“盡日繁香里”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了整個花香世界的馥郁氣息。而“與花為主人”的表述,則表達了作者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受,與花朵成為親密的朋友,共同享受這個美妙的花香世界。
總體而言,《菩薩蠻(荷花)》是一首以自然景色為背景的詩詞,通過描繪花朵、荷葉以及香氣,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使人感受到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