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都下作) / 作者:袁去華 |
社雨襯晴,煙光暖、吳山滴翠。
望絳闕、祥云虧蔽,粉垣千雉。
萬柳低垂春似酒,微風不動天如醉。
遍萬井、嬉嬉畫圖中,歡聲里。
嗟倦客,道傍李。
看人事,槐根蟻。
立蒼茫俯仰,漫悲身世。
靖節依然求縣令,元龍老去空豪氣。
便乘興、一葉泛滄浪,吾歸矣。
|
|
滿江紅(都下作)解釋: 《滿江紅(都下作)》是一首宋代袁去華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社雨襯晴,煙光暖、吳山滴翠。
望絳闕、祥云虧蔽,粉垣千雉。
萬柳低垂春似酒,微風不動天如醉。
遍萬井、嬉嬉畫圖中,歡聲里。
嗟倦客,道傍李。
看人事,槐根蟻。
立蒼茫俯仰,漫悲身世。
靖節依然求縣令,元龍老去空豪氣。
便乘興、一葉泛滄浪,吾歸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南春天的景象。社雨過后,天空晴朗,煙雨蒸騰,吳山蒼翠欲滴。遠望紫禁城的絳闕,祥云遮蔽了它,宮墻上站滿了千百只的鳳雉。萬柳垂下來,春天像美酒一樣沉醉,微風不動,天空如同陶醉。到處都是人們的歡聲笑語,萬家燈火照亮了畫圖嬉戲的場景。詩人感慨自己身為旅客,路邊的李樹也有倦意。他看著人們的世事變遷,比喻為槐樹根下的螞蟻。他站在蒼茫之中,仰望星空,漫不經心地悲嘆自己的人生遭遇。然而,詩人依然追求正直和廉潔,渴望成為一名縣令,但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的豪情壯志逐漸消退。最后,他選擇乘著一片葉子漂浮在滾滾波濤之上,回歸自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江南春天的美麗景象,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人間繁華,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社雨過后的晴朗天空和吳山的美景,展示了江南的春天的獨特魅力。他運用對比的手法,以絳闕和粉垣、萬柳和微風、嬉戲和倦意等形象對照,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感慨和思索。詩中的李樹、槐樹和螞蟻等形象被用作寓意,喻示了人們在世事紛繁中的渺小和短暫。詩人表達了對正直和廉潔的追求,以及對年華老去和豪情消退的無奈。最后,詩人選擇了回歸自然,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
整體上,這首詩以江南春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詩人的感慨和追求。詩人通過對自然、人事的觀察和描繪,表達了他對人生和社會的獨特見解,以及對自由、純潔和追求的向往。這首詩既展示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又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感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