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 作者:袁去華 |
庭下叢萱翠欲流。
梁間雙燕語相酬。
日長簾底篆煙留。
金勒去遙芳草歇,玉簫吹罷紫蘭秋。
一年春事只供愁。
|
|
浣溪沙解釋: 《浣溪沙》是宋代袁去華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庭下叢萱翠欲流。
梁間雙燕語相酬。
日長簾底篆煙留。
金勒去遙芳草歇,
玉簫吹罷紫蘭秋。
一年春事只供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寞愁緒的春天。詩中通過描寫庭院中的景物和一些細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愁。春天本應是一年中充滿生機和喜悅的季節,但對于詩人來說,春天只能帶來更多的憂愁和痛苦。
賞析:
1.第一句描述了庭院里叢萱盛開的景象,綠意盎然,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景色。然而,詩人使用了“翠欲流”的形容詞,暗示了萱花的茂盛和生機的流逝,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
2.第二句描繪了梁上雙燕的互相呼應,它們的鳴叫聲相互回蕩,仿佛在訴說著某種情感。這種情感的交流也讓人感受到一種寂寞和孤獨。
3.第三句通過描述日影逐漸變長,篆煙(指煙塵)在簾底停留,暗示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煙塵的悠長,同時也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4.第四句以金勒、芳草的離別來象征詩人的離散和遠離家園的感覺,暗示了詩人的流離失所和無依無靠。
5.第五句以玉簫吹罷和紫蘭秋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但卻又無法得到滿足,只能在秋天的寂寥中感嘆時光的流逝。
6.最后一句“一年春事只供愁”表達了詩人對于春天的失望和對于生活的憂愁。整首詩以春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傷,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生活無奈的感嘆。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季節變化的意象,以及細膩的語言描寫,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載體,抒發了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感慨,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