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美人(七夕悼亡) / 作者:袁去華 |
娟娟缺月梧桐影。
云度銀潢靜。
夜深檐隙下微涼。
醒盡酒魂何處、藕花香。
鵲橋初會明星上。
執手還惆悵。
莫嗟相見動經年。
猶勝人間一別、便終天。
|
|
虞美人(七夕悼亡)解釋: 《虞美人(七夕悼亡)》是宋代袁去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娟娟缺月梧桐影。
云度銀潢靜。
夜深檐隙下微涼。
醒盡酒魂何處、藕花香。
鵲橋初會明星上。
執手還惆悵。
莫嗟相見動經年。
猶勝人間一別、便終天。
譯文:
明亮的月亮被缺角切割,梧桐樹的影子搖曳。
云朵輕輕地掠過銀色的明月,寧靜無比。
深夜里,從屋檐的縫隙間吹來微涼的風。
酒意已經消退,還不知道酒魂去了哪里,只留下蓮花的香氣。
鵲橋初次相會在明亮的星空之上。
握著手仍然心生惆悵。
不要怨嘆相見經過了多年。
與其在人間分別,不如永遠地相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七夕節(中國傳統情人節)的夜晚,以及對已故戀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月亮、梧桐樹、云朵和微風等細膩的意象,表達了深深的傷感和思念之情。
首節描繪了月亮被云朵遮擋的景象,象征著詩人內心的陰霾和失落。梧桐樹的影子搖曳,增添了一絲憂傷的氛圍。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深夜的微涼和酒醒后的茫然。詩中的酒魂指的是醉酒后的心靈,不再知道它去了何處,只剩下蓮花的香氣彌漫。
第三節描繪了七夕節傳說中的鵲橋,象征著仙女和牛郎的相會。然而,詩人用“執手還惆悵”表達了對戀人的思念和離別的痛苦。
最后一節表達了詩人對于相見已經過去多年的情感,他呼吁不要抱怨和悲嘆,因為與其在人間分別,不如在天堂永遠相依。
整首詩以細膩的意象和深情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已故戀人的思念和對永恒相依的渴望,同時也傳遞出對于人生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