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廬山 / 作者:蘇軾 |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
平湖浸山腳,云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
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
|
|
登廬山解釋:
《登廬山》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他在廬山讀書時的景色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讀書在廬山中,
寫作在廬山下。
平靜的湖水浸濕了山腳,
云峰對著虛榭。
紅蓮花朵紛紛欲落,
白鳥時常飛下。
我依然思念隱居的生活,
亂石驚醒了激流。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在廬山讀書時的景色和心情。廬山是中國著名的名山之一,蘇軾在此地讀書,感受到了山水之間的寧靜與美麗。他寫道,湖水平靜地浸濕了山腳,云峰對著虛榭,形成了一幅壯麗的景色。同時,紅蓮花朵準備飄落,白鳥時常從天空飛下,增添了一份生機和活力。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蘇軾對隱居生活的思念。他想象著遠離塵囂的隱居生活,但亂石驚醒了湍急的水流,暗示著現實中的紛擾和無法避免的困擾。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廬山的景色和抒發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蘇軾內心的愿望和對自然的贊美。這首詩既展示了山水之美,又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渴望,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