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仙子(七月十五日壽內) / 作者:陳亮 |
一夜秋光先著柳。
暑力平明羞失守。
西風不放入簾幃,饒永晝沈煙透。
半月十朝秋定否。
指點芙蕖凝佇久。
高處成蓮深處藕。
百年長共月團圓,女進男,酒稱壽。
一點浮云人似舊。
|
|
天仙子(七月十五日壽內)解釋: 詩詞:《天仙子(七月十五日壽內)》
一夜秋光先著柳,
暑力平明羞失守。
西風不放入簾幃,
饒永晝沈煙透。
半月十朝秋定否,
指點芙蕖凝佇久。
高處成蓮深處藕,
百年長共月團圓,
女進男,酒稱壽。
一點浮云人似舊。
中文譯文:
一夜之間秋光先照亮了柳樹,
盛夏的炎熱在早晨平明時分害羞地退去。
西風不肯進入簾幃之內,
仍然透過沈煙般的光線,使白天似乎更長。
半個月亮已經經歷了十個朝代,秋天是否已經穩定了呢?
芙蕖仍然凝固在那里,佇立已久。
高處的蓮花、深處的藕花都已成熟,
百年之久,人們都在月圓之時團聚,
女子進貢男子,酒杯為壽。
一點浮云,人情似乎還停留在過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七月十五日的壽宴場景,以及壽主的心情和對時光的思考。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展現了秋天的到來和夏天的漸漸消退。"一夜秋光先著柳"表達了秋天的突然降臨,夜晚的秋光已經照亮了柳樹,預示著盛夏即將過去。"暑力平明羞失守"則暗示著夏天的炎熱在早晨時分逐漸減退,不敵秋意的到來。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對秋天的喜愛和對夏天的告別之情。
詩中的"西風不放入簾幃"形象地描繪了簾幃之內沒有西風吹入,而是透過窗簾間的光線,使得白天的時間仿佛更長。這種描寫給人以意境的感受,讓人感覺到時間仿佛被拉長,人們可以更多地享受白天的時光。
"半月十朝秋定否"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期待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月亮已經經過了十個朝代的更替,而秋天是否已經穩定地到來了呢?這句話把時間的流轉與季節的更迭聯系在一起,表達了人們對時間的感知和思考。
"指點芙蕖凝佇久"描繪了芙?。ê苫ǎ┰谒嫔响o靜凝固的景象,寓意著人們在時間中停留的片刻,并通過芙蕖的形象表達了恒久的美好和壽長的愿望。
詩的結尾以"百年長共月團圓,女進男,酒稱壽"表達了壽宴的喜慶氛圍。百年之久,人們在月圓之時團聚,女子向男子進貢,共同慶祝生日。這里的"女進男"指女性向男性敬酒,象征著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而"酒稱壽"則是表達了慶祝壽宴的習俗和歡樂的氛圍。
最后一句"一點浮云人似舊"以浮云的形象表達了人情似舊的感慨。時間流轉,人事變遷,但人們對過去的情感和記憶卻仍然存在,仿佛時間的變化只是表面的,內心深處的情感卻依然保持著。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對秋天的喜愛和對時間流轉的思考。同時,通過描繪壽宴的場景和慶祝的氛圍,表達了人們對長壽和團圓的向往。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豐富的意境和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