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 / 作者:陳亮 |
五百年間非一日,可堪只到今年。
云龍欲花艷陽天。
從來耆舊傳,不博地行仙。
昨夜風聲何處度,典型猶在南山。
自憐不結傍時緣。
著鞭非我事,避路只渠賢。
|
|
臨江仙解釋: 《臨江仙》是宋代詩人陳亮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百年間非一日,
可堪只到今年。
云龍欲花艷陽天。
從來耆舊傳,
不博地行仙。
昨夜風聲何處度,
典型猶在南山。
自憐不結傍時緣。
著鞭非我事,
避路只渠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仙境的向往。詩人認為五百年的光陰流逝并非一日之間,但他覺得只有今年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時刻。在艷陽高照的日子里,云龍要吐出美麗的花朵。耆舊的傳說中一直流傳著這種仙境的存在,但卻無法親身體驗其中的奇妙。昨夜的風聲究竟從哪里吹來,還是在南山中傳承著這種典型的仙境氣息。詩人自憐自己無法與這樣的時光相結合。他不去追隨仙境,只是避開與仙境無緣的人事物。
賞析:
《臨江仙》通過詩人的個人感慨,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仙境的思考。詩人對時間的感嘆體現了人們對光陰的珍惜和匆匆流逝的感嘆。他認為只有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時刻,而過去和未來都不如現在重要。對仙境的描繪以及耆舊傳說的傳承,展示了人們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和追尋。詩人將自己置于一種自憐的狀態,覺得無法與仙境結合,同時不愿與與仙境無緣的人事物有太多接觸,表達了對純粹、高尚事物的追求。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對時光和仙境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獨特的感慨和追求。它揭示了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意境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