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樓春 / 作者:高觀國 |
多時不踏章臺路。
依舊東風芳草渡。
鶯聲喚起水邊情,日影炙開花上霧。
謝娘不信佳期誤。
認得馬嘶迎繡戶。
今宵翠被不春寒,只恐香秾春又去。
|
|
玉樓春解釋: 《玉樓春》是宋代詩人高觀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多時不踏章臺路。
依舊東風芳草渡。
鶯聲喚起水邊情,
日影炙開花上霧。
謝娘不信佳期誤。
認得馬嘶迎繡戶。
今宵翠被不春寒,
只恐香秾春又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春天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愛情的期待。詩中的場景是在章臺路,詩人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走過這條路了,但當他再次回到這里時,他發現東風依然吹拂著芳草,景色依舊美麗。鶯鳥的歌聲喚起了水邊的情感,陽光的照射使花朵上升起一層薄霧。詩人向謝娘表白自己并沒有錯過美好的時光,因為他認得馬嘶聲迎接他的繡戶,他們的約定依然存在。此刻的夜晚,翠綠的被褥并不感受到春天的寒意,只是擔心花香美人會再次離去。
賞析:
《玉樓春》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美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交織,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愛情的渴望。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詩詞充滿了情感的共鳴和時光的流轉。
詩中描繪的東風、芳草、鶯聲、日影和花霧等自然景物,通過色彩、聲音和光影的交織,營造出一個生動而美麗的春天場景,給人一種寧靜和愉悅的感覺。詩人通過描寫這些景物,表達了他對美好時光的思念和對愛情的向往。
詩中的謝娘和馬嘶迎繡戶是詩人表達愛情的象征。謝娘代表詩人的愛人,馬嘶迎繡戶象征詩人與愛人之間的約定和相聚。詩人深情地表白自己并沒有錯過與愛人相見的時刻,這種堅定的信念和對愛情的執著增添了詩詞的浪漫色彩。
整首詩以詩人的視角為主線,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和愛情的追求。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技巧,使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和情感的共鳴,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懷舊、溫馨的感覺,也引發了對時間流逝和愛情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