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遷鶯(代人吊西湖歌者) / 作者:高觀國 |
歌音凄怨。
是幾度訴春,春都不管。
感綠驚紅,顰煙啼月,長是為春消黯。
玉骨瘦無一把,粉淚愁多千點。
可憐損,任塵侵粉蠹,舞裙歌扇。
轉(zhuǎn)盼。
塵夢斷。
峽里云歸,空想春風面。
燕子樓空,玉臺妝冷,湖外翠峰眉淺。
綺陌斷魂名在,寶篋返魂香遠。
此情苦,問落花流水,何時重見。
|
|
喜遷鶯(代人吊西湖歌者)解釋: 《喜遷鶯(代人吊西湖歌者)》是宋代詩人高觀國所作,描寫了一位歌者對失去春光和美好時光的懷念和無奈之情。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喜遷鶯(代人吊西湖歌者)
歌音凄怨。是幾度訴春,春都不管。
感綠驚紅,顰煙啼月,長是為春消黯。
玉骨瘦無一把,粉淚愁多千點。
可憐損,任塵侵粉蠹,舞裙歌扇。
轉(zhuǎn)盼。塵夢斷。峽里云歸,空想春風面。
燕子樓空,玉臺妝冷,湖外翠峰眉淺。
綺陌斷魂名在,寶篋返魂香遠。
此情苦,問落花流水,何時重見。
中文譯文:
喜遷鶯(代人吊西湖歌者)
歌聲凄怨。幾度喚來春天,春天卻無動于衷。
感受著綠色的凋零,驚訝紅色的出現(xiàn),眉頭皺著,煙霧中有月啼聲,長久以來春天都在逝去的黯淡中。
玉瘦成了一把無骨之物,粉色的淚水多得數(shù)不清。
可憐地受損,不管塵埃侵蝕,舞裙和歌扇。
轉(zhuǎn)身期盼。塵埃中的夢已破碎。山峽中的云歸去了,只剩空想中的春風柔面。
燕子樓空蕩蕩,玉臺上的妝容冷落,湖外翠綠的山峰眉梢淺淺。
美麗的街道和人們的魂魄都殘缺不全,珍寶匣里的魂香遙遠。
這份情感苦澀,問落花流水,何時能再次相見。
詩意和賞析:
《喜遷鶯(代人吊西湖歌者)》以哀怨的語調(diào)描繪了一位歌者對逝去春光和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的歌者以鶯的形象自喻,表達了自己悲涼的遭遇和心靈的困惑。
歌者用歌聲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悲傷和無奈,但春天卻對他毫不理睬,不再回應他的呼喚。他感嘆著春天的消逝,觸動了他內(nèi)心深處的痛苦。他自稱玉骨瘦弱,淚水灑滿了他的面頰,無法抑制內(nèi)心的憂愁。
詩中描繪了歌者舞動裙裾和揮舞歌扇的情景,但這些美好的形象被塵埃和時間所侵蝕。歌者轉(zhuǎn)身期盼,但夢已破碎,山峽中的云歸去了,只能在思念中想象春風柔和的面龐。
燕子樓空蕩蕩,玉臺上的妝容冷落,湖外的翠綠山峰也變得淺淺的眉梢。街道和人們的魂魄都失去了完整,珍寶匣中的魂香也變得遙遠。歌者深情地傾訴自己的悲苦,詢問著飄落的花朵和流水,何時才能再次相見。
整首詩以凄涼哀怨的筆調(diào),表達了歌者對失去春光和美好時光的無盡思念和無奈之情。他描述了自己身世的凄涼和內(nèi)心的痛苦,抒發(fā)了對逝去的春天的眷戀和追憶。通過描繪歌者的形象和表達他的情感,詩詞表達了人們對故去時光的留戀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時光的流轉(zhuǎn)和無法挽回的遺憾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