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題湖樓壁) / 作者:高觀國 |
一色煙云澹不消。
兩峰眉黛為誰嬌。
春寒猶占木蘭橈。
燕子似甘愁寂寞,海棠未肯醉妖嬈。
小園嫩約尚蕭條。
|
|
浣溪沙(題湖樓壁)解釋: 《浣溪沙(題湖樓壁)》是宋代詩人高觀國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片煙云蓋不住,兩峰眉黛嬌媚誰。春寒依舊占木蘭,燕子似甘愁寂寞,海棠卻不肯醉妖嬈。小園嫩約仍蕭條。
詩意:
《浣溪沙(題湖樓壁)》描繪了一個湖畔景色的寂靜凄美之感。詩中通過描繪煙云和山峰,表達了一種朦朧、迷離的氛圍。詩人借物言志,將燕子和海棠作為象征,表達了人們內心的愁苦和寂寞。整首詩充滿了淡淡的憂愁之情,展示了宋代詩歌中常見的意境和情感。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典型的宋詩寫景手法,通過描寫湖畔的煙云和山峰,創造出一種模糊、含蓄的美感。煙云澹澹,給人一種朦朧、迷離的感覺,與整首詩的憂愁情調相得益彰。兩峰眉黛嬌媚,表達了山峰的婉約之美,也暗示了湖畔景色中隱藏的柔情和幽思。
詩中出現的木蘭、燕子和海棠都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春寒依舊占木蘭,木蘭是宋代文人心中的貞節女性典型,此處暗示了憂愁之情的持久存在。燕子似甘愁寂寞,燕子常被用來象征離別和寂寞,表達了人們內心的愁苦和孤獨。海棠未肯醉妖嬈,海棠是宋代文人眼中的代表花朵,這里表示海棠不愿意展示出妖嬈的姿態,暗示了湖畔景色的清幽和蕭瑟之美。
整首詩以“小園嫩約”作為結束,表達了對湖畔景色的婉約寂寥之感。小園的嫩約與前文所描繪的湖光山色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突出了湖畔景色的蕭瑟之美。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意象,創造出一種寂靜凄美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歌的典型風格和情感。同時,詩中運用的象征手法也增添了詩歌的深度和內涵,使整首詩更具意味深長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