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衷情 / 作者:高觀國 |
西樓楊柳未勝煙。
寒峭落梅天。
東風渡頭波晚,一棹木蘭船。
花態度,酒因緣。
足春憐。
屏開山翠,雨怯云嬌,盡付愁邊。
|
|
訴衷情解釋: 《訴衷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高觀國。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西樓楊柳未勝煙,
寒峭落梅天。
東風渡頭波晚,
一棹木蘭船。
花態度,酒因緣。
足春憐。
屏開山翠,雨怯云嬌,
盡付愁邊。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詩人置身于西樓,看到楊柳被輕煙籠罩,形成一幅幽靜的景象。天空中的落梅給人帶來寒冷的感覺。詩人隨著東風渡過江頭,波瀾已經平息,只剩下微弱的漣漪。他乘坐著一艘木蘭船,向遠方駛去。
詩詞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楊柳被煙霧環繞,給人一種朦朧的美感,同時也暗示著詩人內心的憂郁情緒。落梅象征著寒冷和凋零,與楊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春天的來臨和生機的萌發。東風渡頭的平靜波瀾和木蘭船的出現,暗示著詩人希望遠離塵囂,尋求寧靜和自由。
詩中出現的花態度和酒因緣,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足春憐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屏開山翠和雨怯云嬌的描寫,通過對山巒、云霧和雨水的形象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以描繪細膩的意象和抒發內心情感為主要手法,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和對自然元素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人生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感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