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金門 / 作者:高觀國 |
煙墅暝。
隔斷仙源芳徑。
雨歇花梢魂未醒。
濕紅如有恨。
別后香車誰整。
怪得畫橋春靜。
碧漲平湖三十頃。
歸云何處問。
|
|
謁金門解釋: 《謁金門》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高觀國。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墅暝。隔斷仙源芳徑。
夜幕降臨,煙霧籠罩著金門。金門是指皇宮的大門,這里暗指宮廷的封閉和神秘。仙源芳徑被圍墻隔開,無法靠近。
雨歇花梢魂未醒。濕紅如有恨。
雨停了,花朵上的露珠還未消散,仿佛花朵還沉醉在雨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悲傷情緒。作者以濕潤的紅色形容花朵,寓意花朵似乎懷有某種悲傷或遺憾。
別后香車誰整。怪得畫橋春靜。碧漲平湖三十頃。歸云何處問。
分別后,不知是誰在修整香車。奇怪的是,畫橋上的春天安靜無聲。平湖上泛起碧波,占據(jù)了整整三十頃的湖面。歸云不知飄向何處,作者心生疑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寂靜而神秘的畫面。金門象征著封閉的宮廷,仙源芳徑被圍墻隔斷,讓人感受到一種無法接近的遙遠和神秘。詩中的雨露、湖波和歸云,都是通過自然景物來表達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詩人以細膩的語言描繪了花朵的情緒和環(huán)境的靜謐,同時也折射出自己對于別離和歸宿的思考。整首詩詞蘊含了離愁別緒和對于人生歸宿的追問,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