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入松(聞鄰女吹笛) / 作者:高觀國 |
粉嬌曾隔翠簾看。
橫玉聲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櫻朱度、香噴云鬟。
霜月搖搖吹落,梅花簌簌驚殘。
蕭郎且放鳳簫閑。
何處驂鸞。
靜聽三弄霓裳罷,魂飛斷、愁里關山。
三十六宮天近,念奴卻在人間。
|
|
風入松(聞鄰女吹笛)解釋: 《風入松(聞鄰女吹笛)》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高觀國。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從遠處吹進松林,
曾經有一位美麗的女子透過翠簾看過。
寒冷的風吹過玉笛,
深夜里,她不顧輕柔的紙扇冷冷的,
她穿過櫻花樹,香氣彌漫在云鬟上。
霜月搖曳,吹落,
梅花紛紛揚揚地驚艷了殘冬。
我所愛的人,放下鳳簫吧,
她在何處呢?驂鸞是什么地方?
靜靜地聽著三弄霓裳曲結束,
我的靈魂飛向了遠山,愁緒糾結其中。
三十六宮離天更近,
但是我思念的奴兒卻在人間。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寂靜的冬夜景象,詩人通過聽到鄰居女子吹奏笛子的聲音,喚起了他對心愛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整首詩充滿了濃郁的情感和意境。
詩中的松林、翠簾、玉笛、櫻花、霜月、梅花等形象,展現了冬季的寒冷和寂靜,同時也帶來了一絲凄美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物,間接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
詩人提到的鳳簫和驂鸞是古代的樂器,象征著美好的音樂和藝術。他希望所愛之人能夠暫時拋開瑣事,靜靜地欣賞音樂的美妙,與他一同分享內心的思念和憂傷。
最后兩句“三十六宮天近,念奴卻在人間”,表達了詩人對所愛之人的思念之情。盡管他身處塵世,與所愛之人相隔遙遠,但他仍然深深地思念著她,希望能與她相聚。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冬夜的寒冷和靜謐,通過對音樂、美景和思念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所愛之人的渴望。整首詩詞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宋代詩詞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