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常引 / 作者:高觀國 |
玉肌輕襯碧霞衣。
似爭駕、翠鸞飛。
羞問武陵溪,笑女伴、東風醉時。
不飄紅雨,不貪青子,冷澹卻相宜。
春晚涌金池,問一片、將愁寄誰。
|
|
太常引解釋: 《太常引》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高觀國。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玉肌輕襯碧霞衣,
似爭駕、翠鸞飛。
羞問武陵溪,
笑女伴、東風醉時。
不飄紅雨,不貪青子,
冷澹卻相宜。
春晚涌金池,
問一片、將愁寄誰。
中文譯文:
白玉般的肌膚輕輕襯托著碧霞色的衣裳,
像爭相駕馭,翠鸞鳥飛翔。
害羞地問起武陵溪,
笑著的女子陪伴,東風使人陶醉。
不飄落紅雨,不貪戀青春,
冷漠而又恰如其分。
春天的晚上,金池湖波涌動,
問著一片湖水,把愁思寄托給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景象,以及其中的情感和思索。詩人通過描寫女子的容貌和衣著,營造了一個嬌美的形象。女子像是駕馭翠鸞的仙女,給人一種飄逸和神秘的感覺。
詩中的女子羞澀地詢問武陵溪,似乎在向溪水傾訴心事。她笑著與詩人一起享受春風的陶醉,體驗著東風帶來的歡愉和快樂。
詩人用“不飄紅雨,不貪青子”來形容女子,表達了她的冷靜和淡定,不為外界紛擾所動,而是恰到好處地保持著自己的風采。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內心疑問和思索。春天的晚上,金池湖波翻滾,詩人問湖水,將自己的憂愁和困惑寄托給誰。這里映射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考,也讓讀者產生共鳴,引發對生活和情感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調描繪了美景,通過女子的形象和詩人的內心獨白,表達了情感和思考。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凸顯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和情感共鳴。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審美情趣,并給人以深思和賞析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