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齊恥周粟,高歌誦虞軒”是出自《蘇軾》創作的“和陶貧士七首”,總共“5”句,當前“夷齊恥周粟,高歌誦虞軒”是出自第1句。
“夷齊恥周粟,高歌誦虞軒”解釋: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詩句本身的意思。蘇軾的這首詩是引用了古代兩位賢士——伯夷、叔齊的故事來表達一種志向或者人生價值觀念。 《夷齊恥周粟,高歌誦虞軒》這句的意思是:伯夷和叔齊因為認為周朝統治下的糧食不潔凈(指他們認為周朝道德墮落),所以選擇了不吃周朝的糧食,而是高唱贊美古代文明——虞舜之曲。這里的“恥”意為恥辱、可恥;“誦”則表示歌唱。 創作背景方面,蘇軾生活在北宋時期,當時社會風氣崇尚賢良忠直,伯夷和叔齊的故事在士人階層中流傳。蘇軾借這些故事表達了自己對道德潔癖的追求以及對理想社會的向往。 評價:這句話表達了蘇軾對于高尚品格的堅守以及對于理想社會的不懈追求。同時,他也通過古代賢士的形象,展現了北宋士人的道德情操和人生志向。
查看完整“夷齊恥周粟,高歌誦虞軒”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夷齊恥周粟,高歌誦虞軒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