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張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子張姓顓孫名師孔門弟子;少孔子四十八歲。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張是陳人;另依〔呂氏春秋.尊賢篇〕則說:「子張魯之鄙家也?!埂沧髠鳎f公二十二年〕記載:「陳殺太子御寇陳公子完與大夫顓孫出奔于齊顓孫復自齊奔魯?!垢鶕奘龅目甲C:「子張乃顓孫之后自莊公至哀公凡十世則子張非陳人明矣。蓋因其先世出自陳而傳之者遂以為陳人?!勾蟾抛灶厡O自齊奔魯家世漸衰至子張父祖輩業已成為寒微之族所以〔呂氏春秋〕說他是魯國的寒微之家。 子張才高志廣胸襟開朗度量寬宏。〔論語〕中記載:「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孔子回答說:「師也過商也不及?!弧棺訌埐鸥叨闷堧y故常過中子夏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夫子之道以中庸為準過雖若勝于不及其失中則一也。所以子張學干祿孔子則教以寡尤寡悔;子張問善人孔子則教以踐跡而后能入室;子張問政孔子則以無倦忠實告之;子張問行孔子則以忠信篤敬告之;子張問仁孔子則以恭寬信敏惠告之。都是教導子張能進到中庸的境界而不使其失中也。 子張才大氣粗言直而氣盛有時對同門師兄弟亦不少假以顏色。〔論語〕中記載子張指出:「一個執德不宏、信道不篤的人談到為學則不足以成為圣賢君子;談到用世則不足以擔當天下國家之重任。」這里可看出他的才高志廣。 〔論語〕又載:「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日:『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蛔訌堅唬骸寒惡跷崴劸幼鹳t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這里子夏守孔子「毋友不如己者」之訓所以說:「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則守孔子「泛愛眾而親仁」之訓所以說:「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惯@里「于人何所不容」一語可以看出子張之度量何等寬宏。 子張以命世之才胸懷大志他不但學干祿而且問政、問達、問行甚至還問十世之禮且有意制作??鬃觿t說明禮樂之因革損益并殷切告訴他治天下之大道孔門師弟「學不厭教不倦」于此可見。 孟子常說:「子夏、子游、子張皆有圣人之一體。」這是說子夏、子游、子張各具有圣人一面之德能;所以他們三人能并重于圣門良有以也。
子張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孔子弟子。(公元前503~?)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春秋陳國人。資質寬沖博接從容然不務立于仁義之行故孔子弟子友之而弗敬。
|